焊接事项
焊接时可根据物料清单对照板子上的元器件位置进行焊接,下载焊接辅助工具在电脑端或手机端查看元器件位置辅助焊接。
焊接顺序遵循“从低到高,从小到大”的原则,焊接顺序与参考位号如下表所示,实际位号以自己设计的PCB为准。
注:电阻 R0 在学习时不要焊接。
调试方法
我这里 电阻 R0 与 2mm香蕉头(TA,TGND,TI+,T_V 这个看自己需求焊接)不焊接。
测试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万用表。
第一步:焊点检查
焊接后仔细查看板子焊点是否圆润光滑,有无虚焊短路情况。
第二步:电源检查
万用表通断档测板子VCC(12V、5V和3V3)与GND之间是否短路,无短路后接上电源,万用表电压档测量电压是否为正确。
第三步:电压功能校准
注:我这边是已经提前下载完程序。
通电前,先短接跳线帽,然后接通12V供电电源。万用表电压档测量(如下图所示),旋转滑动变阻器,将电压值调制5V按下模式切换按键后,在按确认按键后,再按模式切换按钮到正常模式即可。其他电压与电流校准方法也是一样的。
模式切换说明: 正常采集模式 -> 5V 电压校准模式 -> 15V 电压校准模式 -> R0.5A 电流校准模式 -> R1.5A电流校准模式 -> 正常采集模式。
第三步:电流功能校准
与电源校准一致。
我们没法让仪器直接 “抓着电流看大小”,但能通过一个 “中间帮手” 把电流变成能测的电压 —— 这个帮手就是 “采样电阻”。首先,我们会把这个电阻串联进要测的电路里,根据欧姆定律(电压 = 电流 × 电阻),电流流过电阻时,电阻两端一定会产生电压,而且电流越大,这个电压就越大,两者是严格成正比的。这就意味着,只要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,反过来就能算出电流,根本不用直接碰电流本身。
接下来看我们设定的 “1:10” 比值,这里要先明确:它其实是我们提前约定好的 “电流和电压的换算规矩”,具体就是 1 安培的电流,流过采样电阻后,会在电阻两端产生 100 毫伏的电压(可以理解为 1A 对应 100mV,这是由采样电阻的固定阻值决定的,阻值不变,这个对应关系就不会变)。
那实际测量时怎么算呢?比如我们用电压档位测出采样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50mV,既然 1A 对应 100mV,那 50mV 就是 100mV 的一半,对应的电流自然就是 1A 的一半,也就是 0.5A。